中草药植物 位置: 首页 > 学院概况 > 校园风光 > 药植园 > 中草药植物 > 正文
石菖蒲
2019-10-11 点击:[]

石菖蒲(各地通称)九节菖蒲(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),紫耳、薄菖蒲、石娱蚣、岩菖蒲、臭菖(广东),“骨首”(云南彝族语),“格密亲”(傣族语),野韭菜、水娱蚣、 香草(云南玉溪),菖蒲(各地),夜晚香(四川金城山),水菖蒲(四川彭水、兴文),回手香、随手香(四川峨眉),山艾(四川石柱),小石菖蒲(四川合川).

多年生草本。根茎芳香,粗2-5毫米,外部淡褐色,节间长3-5毫米,根肉质,具多数须根,根茎上部分枝甚密,植株因而成丛生状,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。叶无柄,叶片薄,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可达5毫米,上延几达叶片中部,渐狭,脱落;叶片暗绿色,线形,长20-30(50)厘米,基部对折,中部以上平展,宽7-13毫米,先端渐狭,无中肋,平行脉多数,稍隆起。花序柄腋生,长4-15厘米,三棱形。叶状佛焰苞长13-25厘米,为肉穗花序长的2-5倍或更长,稀近等长;肉穗花序圆柱状,长(2.5)4-6.5(8.5)厘米,粗4-7毫米,上部渐尖,直立或稍弯。花白色。成熟果序长7-8厘米,粗可达1厘米。幼果绿色,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。花果期2-6月。

产黄河以南各省区。常见于海拔20-2600米的密林下,生长于湿地或溪旁石上。印度东北部至泰国北部也有。

根茎入药,化湿开胃,开窍豁痰,醒神益智。用于脘痞不饥,噤口下痢,神昏癫痫,健忘耳聋。理气,活血,散风,去湿。治癫痫,痰厥,热病神昏,健忘,气闭耳聋,心胸烦闷,胃痛,腹痛,风寒湿痹,痈疽肿毒,跌打损伤。

上一条:牛蒡子

下一条:麦冬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