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,6月27日,我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课程思政结对集体备课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石文斌、副院长罗美琪,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苗琳,我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宋海燕、副院长毛秀华,以及卫健院各专业负责人、教研办正副主任等参加研讨。

备课会上,石文斌院长从育人本质切入,深刻阐释课程思政核心内涵。他强调,课程思政旨在教会学生立身做人,与“立德树人”的教育使命高度契合。全体教师必须牢牢把握“为谁培养人、培养什么样的人”这一教育根本问题,始终牢记为党治国理政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,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切实做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。同时,他指出教师应持续锤炼思政教学能力,深入挖掘东莞本土特色资源,将本地典型事例、先进人物融入教学,打造卫健院专属的思政教育特色品牌,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。
罗美琪副院长立足实践落地,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。她建议教师要深入研读国家政策文件,精准把握精神内涵,聚焦工作难点靶向施策。通过二级学院统筹规划、完善制度保障体系、细化任务分工清单、开展专项活动等举措,充分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,构建全员参与、协同共进的育人新格局。
宋海燕院长表示,此次集体备课为卫健院课程思政建设开拓了新思路、提供了新方法。未来,卫健院将深化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同联动,优化顶层设计,推动医德医风、职业素养、健康中国战略等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,全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。
研讨环节,双方聚焦卫健院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路径、教学团队建设以及特色案例开发等具体实施环节展开深入交流,并就后续结对合作进行探讨。
此次集体备课活动,明晰了卫健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,为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育人体系筑牢根基。与会人员一致表示,将以此为契机,携手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,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力量。